“魔能”为一种新型的能量形式。
应当指出的是,本文所描述的“魔能”与其他世界观内的“魔力”并不完全相同。“魔力”被认为主要存在于活的生物体内,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直接实现液化或固化,主要用途为在使用“魔法”时作能量消耗。因而在本世界观中,“魔能”不能被写作“魔力”,而“魔力”在大部分情况下也并不存在。
魔能需依附在物理意义上存在的物体中存在(如水,电磁波,魔能水晶等),暂未发现任何可使魔能不依托物体而独立稳定存在的方法。魔能含量的单位为“\(Fana\)”,读作“法纳”,简写为“\(F\)”(也可使用\(J\)计算),\(1 F\)被定义为\(1 mol\)氢原子所存储的最大魔能含量。实验数据表明,魔能被存储于物质中时的最大存储量在不同物质的中各不相同。同时发现最大存储量与物质中所含的原子数和原子种类有强相关性,但与原子是否与其他原子成键无明显关联。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等数量的原子中最大魔能含量呈先升高后减少的趋势,最大魔能含量最高的已知原子被认为是碳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最低的原子是氢原子。(魔能水晶由一种未知的特殊物质组成,其最大魔能含量远大于上述的三种最大魔能含量最高的已知原子)
魔能作为能量可以与其他能量相互转换,转换过程中遵守热力学定律,其独特之处在于魔能具有直接转化为实体物质的能力(包括电场与磁场)。据实验推理,\(1 F\)魔能在理论上可转化为约\(1 mol\)的无动能中子,由于绝对零度无法实现,因此在实际情况转化出的中子数总是小于这个值。
大部分情况下魔能向其他物质的转化并不定向,但似乎其转化过程会受到周围物质的影响而变得具有一定的定向性,能影响该过程的物质包括有机生命体及生命体的思绪,且意志力强大的生命体影响能力更强,推测实际上影响到魔能转化过程的是附近生命体的脑电波。经过训练的魔能法师能够使该过程完全定向,为防止被用于特定用途的魔能受其他物质或生命体的影响,个人使用时通常将魔能的载体(大部分情况为魔能水晶)镶嵌于法杖上,法杖与使用者绑定,使得载体中的魔能只能接受到单一个体的思绪;而用于工业用途的魔能的载体常被至于具有静电屏蔽作用的导体网内,且网内应存在较多的被需求的物质。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利用黑色魔能水晶进行的类光合作用是魔能的主要来源之一。为避免意外事故并减少成本,通常采用纯度较低的黑色魔能水晶,以此制造的光伏板能够高效且低成本地生产大量魔能。随后,通过技术手段将魔能从黑色水晶中提取,并转移至高纯度普通水晶中进行储存。鉴于黑色魔能水晶的特殊性质,该技术在绝大多数地区被限制,禁止个人使用。